投资体系是什么(投资体系到底是干嘛的)
什么叫投资体系呢?即在投资哲学或投资理念的指导下,用技术分析或价值分析的准则对股票市场整体及观察的个股的价值与趋势做出研判,评估机会与风险,在机会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在资金管理的约束下,制定操作计划,控制良好的心态与执行力,以期获得收益,主要包括选股体系、估值体系和交易体系,分为技术分析派和价值投资派两大派别,有单吊一支股票的,有搞组合投资的,有专门投资股票的,有只买指数基金的,等等。只要你能依靠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从股市长期持续稳定地盈利,你的投资体系就是有效的、优秀的。简单地说,建设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就好比铺设自己的自来水管网。把自来水管网建好了,想什么时候喝水,打开水笼头就会有水喝,用不着像无头苍蝇到处费心费力去找水了。
下面分享几个网友的投资系统,供参考。
1.到现在为止,我做股东已经九年了。经过仔细的思考和反思,我发现股市进入熊市后一直在亏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牛市进入,赚了钱就走。整个熊市始终保持空仓状态,不要以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放弃幻想,远离熊市。
点评:顺势而为确实是明智的,趋势向上满仓,该出手就出手,趋势向下空仓,该收手就收手,前提是一定要管得住手,留得住现金。可操作性不是很强,毕竟趋势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2、一位网友分享他的投资历程,没什么大道理他这辈子都在等。
06年等到了股市大牛,08年等到金融危机,等到了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买蒙牛,等到了阿里7元抄底,等到了黄光裕入狱买国美,等到了地方债务危机买民生银行……
他在这些时机进行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大多有3倍收益。
我一直在思考“投资机会”的问题。
吉姆罗杰斯也说过:“我只管等,直到有钱躺在墙角,我所要做的全部就是走过去把它捡起来。”
可见,板凳功夫是多么重要一件事!
慢的东西圆,慢的人安,晚的话贵。古人的智慧!
这类行业黑天鹅事件很多。
比如双汇瘦肉精事件,茅台反腐塑化剂,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危机,2020年疫情,2021年初暴跌。(注:去年的招商银行因为行长出问题股价从年初的50元/股左右最低跌到26元/股,现反弹到38元/股,从最低到现在,涨幅达46%。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大的分众传媒,从年初的7.99元/股跌到低点4.10元/股,反弹后高点到7.32元/股,从最低到高点,涨幅达78.5%。去年受政策和疫情影响很大的腾讯控股,股价从年初的420港元/股跌到最低180港元/股,现反弹后涨至近期高点410港元/股,从最低到高点,涨幅达127%。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最大的投资机会,但这种机会只属于对企业有深入了解的人。)
更恐怖的是,几乎每年都有此类事件发生!
每年都会出现导致股价大跌的问题,也就是说投资机会每年都会存在,投资收益可以逐年延长!
我们错失机会,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仓位没了,没资金了。二是这些股票不了解,不敢入手!
结合之前的研究经验和思考。我觉得我可能是看到了一个获取超额收益率的投资策略!
这策略的具体做法就是:
1)、扩大研究的股票量,挑出各行各业的好的公司,储备着,别买、别动。
只有研究了足够多的行业,才能提升黑天鹅发生在你股票池里面概率!不是么?
2)、剩下的就是等待这些公司所在的行业出突发事件,或者等待大盘跌出机会!
这些公司都是好的,爆发的问题是临时性的。越是临时的、短暂的突发事件,投资机会越好。
3)、然后等待股票价格回撤到位,甚至回撤超跌时,就买入。等他回暖,收割收益,就走人!
这种事件发生时,股价往往有急跌,非常激烈,很容易就出现超跌的情况。
这么一思考,好像打开了一片思维天地!
投资模式就变成了:股票研究+等待黑天鹅。而不是:股票研究+分价买入。
我算了下,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反弹回升,至少可以保证30%-50%收益,有时甚至可以到60%-80%。
最吸引人的是,这策略的持仓周期不长,小半年就见效。并且风险可控,这些黑天鹅发生的企业,是经过研究的,不是跟风炒作,盲目抄底。
投资效率很高。
点评:这种投资方法需要有很好的等待功夫,对企业要有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别人恐惧抛售时才敢疯狂买入!一年抓住一次这种优秀企业困境反转的机会,收益就会很不错,值得一试。
3.基金投资方式
我从2004年开始做投资,接触过股票、期货、权证、基金。总的来说我还是亏了不少的。经历了几年的风风雨雨,深有感触,我也快50岁了。终于静下心来专注投资基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操作方法。在网上看到很多大V整天猜涨跌,看格局。我只是看着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的观点作为自己的操作指导。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和规律,这三年我是有少量盈余的。我不再追涨杀跌,也不再轻率买卖。下面是我从秉承中长线投资为主,短期投机为辅,不断降低成本赚取收益。我的目标很简单,跑赢大盘,单年不亏损,持续稳健增值。今年目前还是正收益,相对于整个市场,我还是满足了。的操作方法。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仓位控制法。
1)、首先,确定每年的大盘高低区间。每年年初,每个投资机构都会做一个年度总结和分析,并对下一年的股市做一个点位预测,看几个机构的意见,然后确定个人保守的操作区间。比如去年,很多机构都说今年的行情会在2800-3800之间波动,我最终确定了自己保守的操作区间为:2800-3500。半年结束,根据上半年的情况,我调整到2800-3300。
2)、确定自己的资金额度。我能投资的总资产是90万。为了分散风险,我用30万买保险公司的理财险,年收益4.5左右;用20万买银行的季度和半年度理财,年收益3.5左右;将40万元存入证券账户,用于基金投资。这样我的常规资金40万,储备资金20万,专项资金30万。
3)、以2800-3500区间计算,中位数为3150点,在这个位置为半仓,我的基金持仓20万,然后在3150点上涨下跌5%,我会相应加仓减仓剩余资金20万的5%,也就是10万。
4)、当股市跌破我的区间低位,我会动用备用金加仓。当股市涨过我的区间高位,我会留部分底仓比如5-10万,去赚取超额收益。
5)、选择好赛道,长期坚守。基金不卖股票,任何行业跌多了都会涨,涨多了也会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涨跌中控制好仓位,不断赚取利润,降低成本。目前我选择的行业是医疗、白酒、新能源、光伏、证券。刚开始是一般的投资。在投资过程中,根据行业走势调整仓位,但所有仓位的总量一定要按照之前的原则控制。
6)账户里不买基金,就每天做逆回购,一般2个点左右,提高资金利用率赚早餐钱。
这一年,我在医疗上最多亏了30%,在白酒上亏了20%,总共最多亏了7万。大盘2800点,我第一次动用了备付金,总仓位达到60万。反弹过程中,我按照仓位控制规则继续减仓。目前仓位还是20万,但是我已经开始全年盈利了。
以上只是个人战术,一般投资没有固定方法。我的方法不是最好的,但我觉得比较适合年近50的我。
点评:这位投资者的投资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估值低加仓位,越跌越买,估值高减仓位,越涨越卖,仓位管理得很好,值得借鉴。
4.买大央企!我是一个老股民,做了20年的交易。在市场上,我和我的朋友用了等兔子进货的笨办法。从2010年开始投资央企,最初买中铁,每个月买100股。到2015年,我们将盈利7倍。今年买了中国能建。只用了一个月,现在盈利30%!这个方法就是用守株待兔笨方法,长期定投央企,我身边的朋友都在用这个方法,wh
降低预期回报目标值
大部分投资者刚开始投资股票的时候,都想着高回报,快钱,恨不得一次暴富,但这种心态往往以悲剧收场。如果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往往会陷入无休止的紧张、失落和焦虑状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投资,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一个例子值得我们思考:在本金不变的情况下,股东A的回报率第一年为40%,第二年为-18%,第三年为30%,第四年为-10%;股东B的回报率第一年10%,第二年12%,第三年15%,第四年13%。四年后哪个会更高?从好的方面来看,看似股民A的回报率更高,但实际上股民B的回报率更高:股民A的年化回报率为10.5%,股民B的年化回报率为12.5%。
在投资这场马拉松中,追求短期高风险高收益的玩家往往最终会输给追求长期低风险低收益的玩家。
那么预期收益的目标值多少合适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指标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通货膨胀率。中国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每年在3%左右,所以我们的投资年化收益率至少是3%才能保证本金不贬值。不然还不如直接买银行理财产品。
回顾近十年市场主要指数的年均收益率,我选择了两个最稳定、波动最小的指数进行观察:上证50指数为6.5%,沪深300指数为7.12%,其对应的指数基金:上证50ETF为10.07%,沪深300ETF为10.33%。
可见,在专业基金经理的操作下,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要优于大盘指数。
这相当于在过去十年里,在任何时间、任何价格买入上证50ETF或沪深300ETF,每年享受至少10%的稳定收益增长。
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年收益率15%。
当时能稍微跑赢沪深300ETF基金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10%左右)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拉长投资时间轴,适当降低你投资收益的目标值,追求长期稳定的年化收益率,时间越长,你越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长期只做一个标的(沪深300ETF指数基金)
目前老谭公开的实盘只有一个标的,就是沪深300e TF(510300);我投资这个ETF已经10年了,非常熟悉。所以在2022年12月23日微信官方账号《价值圈游记》发表的文章中,我第一次进行了公开坚定的陈述,以后还会定期更新,记录我长期投资生涯的交易足迹。
虽然我个人投资的是现有的股票组合和ETF指数基金,但是让我公开演示,我还是优先考虑ETF基金的账户进行演示。
为什么?
第一,由于ETF指数基金紧盯大盘指数走势,投资一揽子优质股票,由专业基金经理操盘,其波动性远小于股票,更加稳定,非常适合刚入市的普通投资者;
第二,ETF指数基金因为某些原因避免了类似单一股票引发的雷击事件的发生。
第三,ETF指数基金一般价格和门槛都很低,购买和交易都很方便。相比一些明星股,ETF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0.5-5元不等),适合任何资金规模的投资者。
第四,ETF指数基金主要是尽量减少对基准指数的跟踪误差,选股规则也是公开透明的。可以有效规避“老鼠仓”、操纵、黑幕交易等风险。
除了以上四个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是我选择ETF指数基金做坚定的陈述,这样可以同步对标同类ETF基金经理的业绩,看看自己的交易水平到底往哪里走。
每年只有8-10笔交易。
至于交易,我是保守的,只做胜率最高的波段行情。我一年大约做8-10笔买卖交易。从老谭实盘历史数据对比表可以看出,平均一年成交7-9次;平均a
十年后,是我简单严格的交易系统给我带来了惊人的结果。
简单说说我的交易逻辑:
自成立以来,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ETF的走势相似,在大趋势上呈现有规律的波动和上升趋势。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每年录得8-10次左右的上涨波段,我所有的交易时间都用在了这8-10次的上涨波段行情中,并且每次都在满仓操作,这给我带来了稳定的收益,同时高的空仓率也让我避免了盲目参与下跌波段。
十年来,老谭的实盘每年都录得正收益。除2014年、2017年、2019年收益跑输沪深300ETF外,其他年份均显著跑赢指数基金。
有意思的是,2014年、2017年、2019年属于牛市,也就是说,我的交易方法在熊市中可以大大跑赢市场水平,但在牛市中会不如市场水平。
但是,没有常胜将军,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在过去三年牛市跑输大盘的数据记录中,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牛市中,不让满仓交易是最好的策略,也许这个经验可以用在未来。
坚决不上杠杆。
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基金,千万不要借钱炒股,不要借钱炒股,不要使用任何杠杆。本金一定是你的闲钱。什么是闲钱?闲钱是你生活必需开支之外的额外的钱。
为什么?
首先,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基金最大回撤接近甚至超过50%是很正常的。如果普通投资者用杠杆投资,最后的结局大多是一无所获,因为在高杠杆状态下,猝不及防的大幅回撤可能会让投资者爆仓,让长期累积的收益瞬间清晰。
其次,杠杆会增加投资者错误决策的次数,因为错误决策的增加会对长期收益率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当不利波动发生时,杠杆会让人紧张甚至夜不能寐。贪婪和恐惧是人的本性,投资者在情绪焦虑,尤其是恐惧的情况下,更难做出理性的判断。通常情绪最焦虑的时候,是市场波动最大的时候,也是投资者最需要理性决策的时候。
再次,杠杆往往有财务成本,长期使用杠杆的财务成本可能会显著削弱长期收益率。
所以加杠杆不是提高你长期收益率的助推器,往往是你财富的粉碎机。
就算你一开始没有多少闲钱,只要你严格遵守纪律,时间老师也会一直陪着你慢慢变富。
长期看多沪深300的理由
估价水平
沪深300,从十年前开始,我就一直坚持长期看涨,未来几十年我还会继续看涨,因为无论从目前整体估值还是企业成长性来看,沪深300都是a股中的尖子生,你投资这些尖子生绝对不会亏。
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时至今日,沪深300指数走出了2023年1月以来的持续做空行情,其他主要指数也是如此。整体来看,a股有牛市上涨的迹象。
我查了蔡东APP的估值观察。目前沪深300指数估值仍处于低估阶段,投资者仍有机会采取右侧交易——随时买入,等待明年估值的修复。
点评:长期定投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当然不是不卖出),看似很笨,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蕴涵着分批建仓摊薄成本的思维,省心省力,很适合没有时间看盘和投资知识缺乏的投资者,值得借鉴。
点评:这种方法可操作性不是很强,趋势的把握还是很难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要跟踪当下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形势好就满仓,形势不好就空仓,既要善于见好就收,又要善于空仓等待,行事必须要果断,值得借鉴。、6
我把自己的仓位,分成高中低三种弹性。低弹性的仓位上,主要是沪深300ETF或者是最新推出的A50ETF作为基本仓,有时候也会买入一些银行股,当成现金替代品;中弹性的股票,目前是以互联网和白酒股为主,业绩增长相对明确;而高弹性的股票,主要就是地产股。
对于地产股,我一直的观点是:这里没有行业机会,只有企业机会。就像我一直不看好白酒行业未来会有多大增长,但我觉得茅台和五粮液会长期强势;我也不看好家电行业的成长空间,但过去这些年里,龙头企业还是表现优异。
譬如我用100万去买那些相对稳定的地产股票,每年涨10%,相对于地产这个波动性比较大的行业,风险与收益就不成比例。而买入那些弹性比较大的股票,如果股价下跌50%,账面持仓会赔掉50万,但这个时候,我会从低弹性仓位里转过来50万,就变成了还是100万。等后面回归原来股价的时候,我的总投入是150万,总持仓变成了200万,一共赚到50万,收益为33%。股价波动越剧烈,往往修复周期就越短,我的回报率也就越高。
所有的前提都是基于价值,我们要把价值放在第一位,如果看错了,买了一只没有价值的股票,我会第一时间止损。如果没有看错,市场回归正常,不用它涨,回到原有价格的时候,收益率就已经不错。我的每个板块都有严格的持仓限制。比如这个板块最高涨停30%,再便宜我也买不到。跌到20%我可以涨10%,跌到15%我可以涨15%。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逻辑。
买入股票之后,为什么我希望它跌?不跌我就没有更多的仓位可以买。
对投资者来说,除了非常明显的价值判断错误,没有人能评判你的投资体系是好还是坏,巴菲特也评价不了。对投资体系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你能否承受为此所产生的资金压力,这是核心理念。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承受能力,别人很难评判。可口可乐13年不涨巴菲特也能拿着,我们能做到吗?茅台7年不涨,你能承受就拿,你不能承受的话,不拿也是一种成功。
我们所有人的个人投资体系都要自洽,每个人在打造自己的投资体系时,都要充分考虑一下,由此而来的资金压力,是不是你所能承担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