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如何划分(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北方的什么园林和江南的什么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可分为北方园林、南方园林与岭南园林。北方园林面积广,规模大,建筑宏伟,风格粗犷,美与神韵不足。南方园林规模不大,美观大方,古朴典雅,很符合南方水乡的气质;岭南园林更是别具特色,树木大,建筑高大宽敞,颇具热带风情。
因城而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园林风景。从寒冷的北方到温暖的岭南,不同城市的园林也有很大的差异。国内10座城市的经典园林代表,品味不一样的古典园林魅力。
001 北京 — 颐和园
万寿山
十七孔桥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郊,毗邻圆明园。全园面积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颐和园是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背景,以杭州西湖为基础,借鉴江南园林设计手法的大型山水园林。它也是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颐和园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2 承德 — 避暑山庄
水心亭
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还可以俯瞰海关,控制外面的蒙古各部。
避暑山庄可分为四部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康熙乾隆定的七十二景。有殿、堂、楼、亭、阁、亭、阁、厅、寺等建筑100多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之一,最大的特点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2007年5月,承德避暑山庄正式成为国家5A级景区。
003 开封 — 艮岳
艮岳之石
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代著名宫殿。面积约750亩。艮岳突破了秦汉以来宫廷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将诗画移入园林,以典型和概括的造园为题材,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大转折。在园中堆石爬山的技巧,以及对岩石的审美趣味都得到了提高。园中奇花异石采自南方民间,运送花石的船队称为“花石班”。1127年,金人攻取汴京,被拆毁。
004 洛阳 — 西苑
洛阳西苑公园
西苑是杨迪皇帝创建的一座禁园,象征着天上的瑶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园林之一。北有邙山,南有伊阙。因位于洛阳宫城(魏紫市)西部而得名。园内以周长十余里的大型人工湖北海为场景构图中心,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占地约400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园”。
宋元以后,古都洛阳逐渐衰落,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但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005 扬州 — 个园
葛园春山
葛园峡山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府的私家园林,以处处植竹闻名。它在园内开辟了四座栩栩如生的假山,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营造出春夏秋冬的氛围,被称为四季假山。
春色绚烂含笑,夏山碧绿欲滴,秋山明净似妆,冬景萧瑟似眠,在一个园子里就能遇到“四季”的美景。将造园原理与山水画原理相结合,被风景园林大师陈从周誉为“中国孤例”。
006 南京 — 瞻园
詹园入口
瞻园南假山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它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明代古典园林,也是“四大名园”之一
007 苏州 — 拙政园建于明朝,是明朝皇帝顾问王弃官回乡后修建的。文徵明根据拙政园的风景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拙政园以大见长,全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这里以水为主,树木丰富,池塘茂盛。景观自然,自然野趣十分突出,真正做到了“虽是人作,却如天成”的园林设计最高境界。
1961年,拙政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联合上市为《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
拙政园
豫园西边的假山
胡鑫馆
008 上海 —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毗邻上海老城隍庙。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间,占地30余亩。“玉”意为“平安”、“安泰”,故名“豫园”,意为“玉玥老秦”。古人称赞豫园为“东南一绝”、“东南名园”。
豫园
余音山居
009 广州 — 余荫山房又名“余音园”,是清代举人吴斌的私家园林。余音山房建于清同治六年。余音山居园林部分有四大建筑,其中神六堂是整个园林的主体建筑。
木雕、砖雕、石雕、灰雕被视为岭南园林装饰的精华,在园林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大量的装饰弥补了空间变化的不足,丰富了视觉体验。园林虽小,形式特殊,但核心要义在于设计手法“如文中文字般凝练,以少胜多,文人写意,创造山水自然之美”。
余荫山房
清晖园
010 佛山 — 清晖园创建于明代,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岭南四大园林之首,具有鲜明的岭南园林特色。清晖园的前身是黄家花园旧址,主人是明末佛山宰相黄。
“清辉”二字意为明净的光辉与光泽,也有说是“惟寸长草有几许情,赏三缕春光”的意思,以示建园是为了报答阳光、Xi赵朴等父母的恩情。满院清光的清晖园,也有着动人的意境。将岭南几大园林的风格和特色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变的独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