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建言献策 - 邓琴委员:做好引才用才工作,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一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邓琴委员发言。(图/杜朋城)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作为长期关注人才工作的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奋。”1月14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一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民盟省委副主委(兼)、贵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邓琴说。
“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我省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对省内部分高校开展调研后发现,10年来,以引进人才为第一责任人建设6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3个“双一流”学科和72个省级重点学科。所调研的1065名引进人才中,仍在引进单位工作的有987名,占92.68%,为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邓琴列举了有关调研数据。
在调研中邓琴也发现,我省引才用才也还存在黔籍人才引进比例较低、引进人才缺乏统一规划、长效使用机制尚未建立、本土人才培育能力不够等难点和问题。
“我们建议要更加注重黔籍人才引进。”邓琴说,贵州籍高层次人才对贵州的情况更加熟悉,对贵州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对于贵州的发展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因此,要更加注重贵州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多给予鼓励、激励和关心,充分挖掘贵州籍高层次人才的积极作用,在市县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提高本市县户籍比例,鼓励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激发其干事创业激情。
同时还应该充分释放引进人才价值。邓琴认为,要以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制约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难题为牵引,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用人单位之间人才协同管理模式,明确人才引进和使用的长期目标导向,实现高层次人才链和我省产业链的精准对接,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项目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技术突破和经济促进作用,在产学研用之间实现高度耦合和良性互动。
在打造综合人才服务平台方面,邓琴建议建立涵盖历史业绩、专业特长、主攻领域等内容的人才信息数据库共享平台,并在平台上对高端人才、高素质人才进行展示,实现人才按需调配和高效使用。建立项目需求库共享平台,明确选题、立项、实施、评审、成果应用和后续评估等要求,依据项目需求组建课题团队进行课题攻关。建立项目积分体系,给予参与项目的人才及单位奖励。
此外,她还建议要推进紧缺人才培养使用。立足优势特色和产业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合作培养人才,实现紧缺人才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注重分层人才队伍建设导向,形成人才梯队,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育递进链。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使用,进一步加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授权点建设,营造良好用才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杜朋城
编辑 王恬 胡岚
二审 陈曦 胡锐
三审 陈毓钊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