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卫青(之一)

陕西省咸阳市附近有一座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墓,称为茂陵。而在茂陵的东北,并排着两座坟墓。紧靠茂陵的一座,下面埋葬着一个名叫卫青的人。
这就奇了怪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封建专制社会里,宗法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等级界限也十分森严。那有人就问了,既然如此,那异性之人的卫青,为什么会死后会在至尊的皇陵占有一席之地呢?那我们就说说卫青的出身。
一、出身低微
汉武帝时,有个人名叫曹寿,是汉初宰相曹参的后代,被封为平阳(在今山西临汾)侯。曹寿娶了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为妻,所以,阳信长公主便随了丈夫曹寿的封号,被称为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府里有个女仆,由于丈夫姓卫,所以以后她就被称为卫媪 [ǎo 袄]。她先后生了一男三女。卫媪年轻时,跟在公主府做事的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了个儿子,便取名卫青。卫青最小的一个姐姐就是后来做了武帝皇后的卫子夫。
卫青字仲卿。他的童年,是做为公主府的娃子,在母亲的膝下度过的。稍大以后,他被送到了生父郑季的家里。照常情,一个县吏的儿子,又正当少年,是应该上学读书的。卫青却没有这样的福气,郑季的嫡妻看不起卫青这个私生子,她的亲生子女们也不把卫青看成兄弟手足,郑季让他做了个放羊娃。天真烂熳的卫青,不得不每天起早贪晚,翻山涉水地放牧羊群。有时候,免不了风吹雨打,忍饥受冻。这还不算,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也得不到一点温暖。家里人对卫青象使唤一个小奴隶那样,颐指气使,百般虐待,稍不如意,非打即骂。家里给他的只是屈辱和痛苦。唯一使他感到欢乐的,是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牧童小伙伴的纯朴友谊。时光在缓慢地流逝,卫青就象大石下的一棵小草,顽强地挣扎着,生长着。
冷漠的环境,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使卫青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吃苦耐劳、刚毅倔强的品质,炼就了强健有力的身体。有一次,他跟随家里人到甘泉(在今陕西淳化附近)去,一个刑徒见他长得一表人才,气宇不凡,便给他看相说:“这孩子是个贵人相,将来是要封侯的。”卫青觉得,这话跟自己的身分风马牛不相及,于是便苦笑着说:“一个奴仆的孩子,能够不挨打受骂就不错了,哪敢去妄想什么封侯的事呢?”
卫青在苦煎苦熬中渡过了许多年头,终于送走了辛酸的少年时代。他长大以后,不愿再过那种受歧视、受凌辱的生活,便拿定主意,又回到了亲生母亲的身边。
最初,平阳公主很喜爱这个英俊懂事、勤奋好学的青年,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骑奴。从此,卫青又开始了一种新的奴仆生活。做为皇亲国戚的公主府的家奴,卫青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封建社会上层待人接物的道理。这时,他的姐姐卫子夫,也出落得更加美丽,成了公主府里一名美貌出众,技艺超群的歌女。他们一家几口,在公主府相依为命。
友友们,欲知卫青后来命运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