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丹霞山行走

丹霞山行走
去丹霞山游玩,对于我来说,应该纯属是意外。
公司领导说,这两天你在公司也没什么事,给我去当几天司机,于是,我们一起开车去仁化县,这才有了这一次丹霞山的意外之行。
早晨,驱车从公司出发,一路下雨,在路上我需要小心驾驶才可以,车在高速上行驶不久,领导对我说,这辆车可以定速,巡航,还可以开启无人驾驶模式,耐心教了几分钟,我才初步掌握,看来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反而是越简单。我有些惭愧自己的笨拙。
车行三小时,到达丹霞山收费站,雨依旧下得很大,群山薄雾间的丹霞地貌只有隐隐的轮廓,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痕迹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免让人有些许的小小遗憾。
下午,领导他们开座谈会,我私下里告假,但没说原因,我准备用雨中行走的方式延续对丹霞山的喜欢。步行在小巷里,先是遇到两棵古老的榕树,让我忍不住欣喜,但我也只是在它们身边小息,迎着雨陪伴着静默一会,算是仰慕。
继续沿着河行走,一旁是南方的柳,我们暂且叫它们柳树吧,在我这个北方人的眼里,它们和北方的柳树显然不同,但树群没有标识,我应该是叫不出它们名字。但这一刻一群隐藏在树叶间鸣叫的鸟声却让人喜欢。它们显然不害怕这场雨的到来,鸟声里透漏出婉转千媚的愉悦,它们想来也不害怕我这样一个陌生人的讨扰。我在它们的叫声里没有听出愤怒或羞涩。
在河边遇到一个钓鱼的妇人,我装作很熟络的走上前询问,先是夸奖了她的渔获,当然妇人的技术确实是不错,我们在不长的聊天时间里她居然又钓上来很多鱼。我的夸奖她看来很受用,于是很认真的让我看她的手势,并随口讲解鱼浮起落的时间,鱼线拉扯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迅速起钩等等的很专业术语,我很笨,显然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领悟,但这不妨碍我的频频点头,这是个略带口音的本地人。
问好路径,我继续沿着河行走,当我行走了若干时间后,又去寻问另外一个钓鱼人,他说,再走六公里就可以看到丹霞山了。想来,那个妇人告诉我的是十公里,而非四公里,我应该是听错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雨这一刻开始小了,视线顺着江面的转弯处,远处的群山依稀可见,雨丝和群山间的雾遮挡着更高处,终无法一窥群山之真颜,至于那个一柱擎天的自然景观这一刻也只有心向往之了。我站在江边,在一个朋友群里拍了很多照片,我撒谎说,在我拍照的轻雾里,你们可以想象到丹霞山,我还说,照片轻雾的最深处应该就是了,你们可以感受一下大地之父的神秘。就这样的说词居然还有人点赞,我在得意的同时,不免有些汗颜。
回程是在一天后,也是因为雨,很多既定的项目被迫取消,其中就包括沿一条河坐水排顺水漂流。但我却没有什么可遗憾。一个下午雨中的行走已经让我感觉很美好,我看到了几株古老的树,欢快在树丛里的鸟鸣,一样和我散步在雨中的行人,几个安静的钩者在起落间挥洒人生。
我还在群山薄雾间感受到时间婉约安静的美,也许这种半掩琵琶欲遮羞的想象才让许多东西更美好。
在回程上高速的路上,雨消雾散,那个传说中的自然景观就静静耸立在群山怀抱间,只远远的看着,就让人在静静的震撼里无限遐想。也许简单至极才是真正的力量,就像生命,或许越简单越从容,就像爱情,或许越简单才会越生动!
刘勃,男,1973年7月1日生,自号:拙言,河南商丘人,刘口中学毕业,后入伍服兵役,退役后就职于一家商贸公司,辗转于商丘与上海之间。